走进小冀镇聂庄村,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树成荫,文化广场上村民载歌载舞,便民服务站里群众办事高效顺畅……一幅“治理有序、乡风文明、生活幸福”的乡村新图景徐徐展开。近年来,聂庄村以“六个好”为核心抓手,将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,从班子建设到民生福祉,从环境改善到平安稳定,全方位激活高效能治理“一池春水”,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能治理之路。
一、班子建设好,筑牢治理“主心骨”
“村子要发展,班子是关键。”聂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祖霞常说。该村始终把“班子建设好”放在首位,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、敢闯敢干的领导队伍。通过推行“一会五步法”,村级事务决策更加透明规范;党员积分制与村民“红分”管理制度双管齐下,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。百米党建文化墙、智慧党建平台常态化开展教育,每月28日的月末例会,红歌嘹亮、学习深入,60名党员与30名村民代表主动参与“双联户”工作,形成了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跟进”的治理合力,为各项工作创优争先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。
二、精神文明好,凝聚治理“向心力”
在聂庄村,村史馆里的农耕器具诉说着乡愁,5支文艺团队(体操队、舞蹈队、盘鼓队等)年开展活动30余场,让文化生活“热”起来。重大节日升国旗、清明节烈士陵园祭扫,厚植家国情怀;“星级文明户”“美丽庭院”评选连年开展,崇德向善的乡风民风日益浓厚。“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,跳广场舞、参与志愿活动的多了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!”村民李大姐笑着说。精神文明建设的深耕细作,让村庄更有温度,也让治理共识更易凝聚。2025年,聂庄村被评为第七届“全国文明村”。
三、人居环境好,擦亮治理“高颜值”
“以前垃圾乱堆,现在出门就是小花园,住着比城里还舒坦!”这是聂庄村村民的共同感受。该村投入13余万元成立专业清扫队,实行“定时投放+专业清运”的垃圾分类机制,确保垃圾“日产日清”;道路两旁、房前屋后栽种2000余棵高杆月季及苗木果树,绿化率超60%,“森林村庄”名副其实;墩孟排河道硬化改造后,绿荫步道蜿蜒其间,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。更令人称道的是,污水管网、地面硬化、水冲式厕所、天然气、暖气实现“五个100%”入户。
四、平安建设好,守好治理“基本盘”
平安是幸福生活的基石。聂庄村构建“天眼+地网”安防体系,60个监控探头覆盖主要路口,10人巡逻队24小时动态防控;心理咨询室定期开讲座、做疏导,将“三失一偏”人员矛盾化解在萌芽;支部书记牵头抓矛盾调解,党员、代表通过“双联户”实时收集群众诉求,创新性融入心理咨询技巧,上门化解纠纷,让一件件“烦心事”变成“顺心事”。
五、就业形势好,夯实治理“经济基”
辖区内企业众多,如绿源食品厂、珍乡食品厂、豫吉机械厂、新联振动设备厂等企业,为聂庄村村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,让“孩子不留守、老人不空巢”成为现实;聂庄村97%的土地实现流转,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带动村民就地就业;同时,村里还设立就业服务站,开展月嫂、电商等技能培训,村民就业率稳定在95%以上,钱包鼓了,日子火了,治理的底气更足了。
六、福利待遇好,提升治理“幸福感”
“每年领年终福利,孩子上学有补贴,老人过节有慰问,咱村的福利是实打实的好!”村民们纷纷点赞。聂庄村每年为1900余名村民发200元年终福利,为新农合参保人员补贴120元,参保率连续三年全镇第一;学龄前儿童学费全额补贴,70岁以上老人月享50元补助,80岁寿星获赠生日蛋糕,每月免费体检,传统节日还有专项福利;4栋安置楼按成本价供应,配套设施齐全,解决了宅基地难题。重阳节的孝道文化大餐,饺子香气扑鼻,文艺汇演精彩纷呈,敬老爱老蔚然成风。
从“班子强”到“民心暖”,从“环境美”到“生活甜”,聂庄村以“六个好”为支点,撬动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“满盘棋”。如今的聂庄,不仅是高效能治理的示范村,更成为村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。